孩子教育这些坑,你踩了吗?

为人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没有学过怎么给人当父母,我们会按照我们成长的经历,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所看的书,我们眼中的其他人……的方式去教孩子。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对的其实不对。今天,咱们一起聊聊,在孩子教育里我见过的那些“坑”。

青青的妈妈是个爱学习的人,为了和女儿加强沟通,她买了很多有关教育的书。教育专家提出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要多了解孩子的意见,我都照做了。但是上了中学以后,孩子好像并不领情,青青不愿意和我谈心,即使有时候在我的追问下,她会避重就轻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现在青青和妈妈已经好长时间没怎么说过话了,面对孩子的冷淡,妈妈也很委屈,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和我无话不说,就像朋友一样。但是自从上了中学,情况就不一样了,她什么都瞒着我。对于妈妈的委屈,青青却说,她讨厌妈妈读那么多的书,即使把心事讲给妈妈听,她也不能理解。她的心中只有书,根本听不进我的想法。在青青看来,妈妈遇上什么事情都要把现实情况和书里专家说的对照一次,并且照着书里专家说的办法做,这让她很烦恼。例如,青青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不喜欢频繁的和同学来往。有时间也愿意一个人呆着,静静的思考。妈妈看到书上说,初中生更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后,就经常将呆在家里的青青赶出来,强迫青青和同学多联系,这让青青很反感。我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真正喜欢什么妈妈根本不知道。青青说。我不喜欢妈妈对照书本来分析我的情况。

青青妈妈的做法有点像一个学武功的弟子,师傅教一个招式马上就要进行练习,随着刀枪棍剑的学习。她还会逐一的试试这些工具的厉害性和攻击力。当然如果习武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和锻炼,确实会达到巩固所学,提升自己的目标。武功的功力也会因此而增进。可是如果学习了刀就要教别人刀法,学习了剑就要教别人剑法。恐怕这就值得深思了。对方是否适合用剑,也许他更适合用棍。对别人而言剑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对于他人而言可能是不断露出破绽的机会。用在教育上也是如此,青青妈妈学习的很多教育子女的方法,都是照本宣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升自己,提升妈妈自身的心理成长。她总觉得是为了孩子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自身的成长而学习。就会导致学的越多,孩子越难受。不学也许还会自然些,学习知识后就会用自己知道的去操控孩子。这样反而把孩子搞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自然就不愿意和妈妈交往了。

因此妈妈要明白,教育不是公式化的,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自身没有成长和进步,只要用书上看到的去教育孩子,无异于东施效颦,没有效果只有形式。如果感受到委屈,委屈这种情绪往往是孩子才有的,也许你现在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你自身问题的一种投射,投射了你和你的父母在关系上处理的不融洽和不释怀。你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和你父母的沟通和链接上,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

女儿今年10岁,过完暑假就升五年级了,可上学放学或者出门,我都不放心她一个人。虽然知道我们应该要做70分的懒家长,应该多让孩子独立,可心里总是放不下。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做父母的,既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又希望孩子独立,总想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平衡,但真的是好难。

女儿上学比较远,而且学校在一个闹市区,人流车流量都比较大,这样我就更不放心了。她一个人还没出门,我就会东想西想的,路上车子太多,会不会撞到她;现在骗子太多,会不会把她拐跑;她会不会不记得路,走丢了……她还没学会独立。
今天,女儿跟院子里一个同年纪的小姑娘想去游泳,游泳馆离我们家估计一站路,孩子爸爸同意她们两个人步行过去,我的心病又犯了,自己跟自己做了好几分钟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没抵住心里的恐慌,亲自送她们去了游泳馆,并在那里等了两个小时。
我也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对,让女儿太依赖我,不是一个好现象,一次次地我告诉自己: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你不可能跟她一辈子。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怕一次的放手,会造成终身的遗憾,我实在承受不起这个遗憾。
请教专家:怎样放手?第一次真的好难!

能够感觉出这位妈妈是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放在心里很重要的位置。同时通过你的叙述我们也感觉到你的担心好像有些过了,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可不同个性的家长体验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带有焦虑特质的家长更容易产生紧张害怕情绪。这份情绪是属于家长本身带有的,孩子只是让你有机会释放这份情绪。所以我们首先要觉察属于自己本身个性带来的情绪有几分。然后针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整。与其说女儿依赖你,倒不如说你更依赖女儿。

1、 先处理自己的问题。看看你的那份担心是来自自己成长中的意外事件呢,还是孩子在成长中曾经遇到过伤害的状况,也又可能是你人生经历让你形成了凡是都谨慎小心,怕万一发生意外这样的个性特质。总之只有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才会更好的解决孩子的问题。

2、 循序渐进进行放手。比如把你对孩子不放心的事件从轻到重进行排序。逐一让孩子单独的去完成。孩子每完成一次写出孩子的成长日记并记下你的内心体验,随着成功体验的积累,你对孩子的行为就会越来越放心。

3、 正确看待意外事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怕产生意外或失败,于是变得退缩和不敢尝试。这样下去只会让我们内心的力量变得弱小和充满恐惧。其实生活中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去应对和处理。积极的面对问题比总是希望问题不会发生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坦然和轻松。

女儿才初一,她妈就老给她灌输“女孩子胖了不好看”一类的观点,或者看见女儿多吃一点就开始念叨。女儿近1.6米,80多斤,一点不胖,况且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也很正常。为这事,我说了她妈好几次,但她说女人的事情男人不懂,还说等长胖了再减肥就难了。我实在不明白她妈是怎么想的,请问应该怎么办?

避坑指南:不明白孩子妈是怎么想的,就很难在情感上理解妻子。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但有信息和知识的沟通,还有情感上的沟通。作为一个女人,妻子更能理解胖对于一个女人有怎样丰富和复杂的内心体验。妈妈希望自己女儿将来能够拥有一个好的身材。这可能是妈妈对于女儿过高的期待,希望女儿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也可能是投射了妈妈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时,胖带给她很多的烦恼,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有哪些烦恼。理解妻子的心理过程,和妻子沟通的时候先以情动人,然后才以理服人。告诉妻子你对她的做法和内心是理解的,同时希望家庭教育能够对孩子产生正面和积极的影响。那么在表达方式上就要给孩子好的感觉,怕孩子胖是希望孩子有好的身材。可以表达作为家长的愿望。如果家长总是用“女孩子胖了不好看”的观点不断灌输给孩子。会让孩子形成一些不恰当的审美观和形成一些不良信念。有的还会让孩子过去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导致自卑的心理特征。所以作为父母的在给还表达信息时,不能随意下结论,做判断。不但帮不了孩子,还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儿子今年初二,读的是重点班。这个学期开始明显的学习压力大了很多。原本我不该再唠叨他,增加他的压力,但周末只要一看见他在看娱乐节目,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相反,我支持他去打球什么的减减压,或者看些新闻节目,但就是见不得他看这些娱乐节目来减压。为这事,儿子也和我吵过,请问我该如何处理?

避坑指南:妈妈和孩子吵架是因为你内心有认知冲突,你既觉得孩子压力大需要减压,同时你又不支持孩子看娱乐片,更希望孩子看新闻节目和出去运动。内心的原则是孩子做的事情要有利于学习,增加知识。在你心目中,觉得娱乐片没有什么意义。是的,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一些娱乐片确实价值不大。可是在孩子的心目中,娱乐片不但可以开心,放松,不用动脑,是减压的好方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现在的孩子都在看娱乐片,平常孩子们闲聊的内容也都和娱乐八卦的事情有关。如果孩子不知晓,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落后了。孩子其实在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同伴的接纳,找到归宿感。因此我们不能强制孩子不去看这些娱乐片,而是要进行引导。不妨我们和孩子一起来看娱乐片,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增加了彼此的共同话题,我们又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看完后可以听听孩子的看法,对于偏颇的可以给出一些信息来干扰孩子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当以后想和孩子交流思想的时候还可以用娱乐片的内容作为载体。这样沟通的效果就就会比较好。重要的是妈妈要引导孩子从娱乐片中吸收那些有营养的成份,别忘了你也希望孩子减少心理压力健康成长。

贵州心理发布——贵州心理咨询师的家园,贵阳心理咨询师的摇篮

陈昌海:贵州海之源心理教育机构心理教育专家,贵州省知名心理专家,贵阳市心理卫生健康咨询中心专家咨询师。心理咨询研修生导师,心理技术应用专家,贵州省团校“千校万师”心理课程授课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心理咨询师课程培训高级讲师,长期讲授《心理学导论》、《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及辅导策略》、《家庭教育方法》《教师心理能力建设》,贵州省心理学会会员,系统意识交替疗法创始人,做过9000多个个体心理辅导。贵阳晚报心理专栏文章撰稿人.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特聘心理专家。目前为贵阳晚报《心语互动》,《教育成长》、《校园生活》、贵州都市报、贵州日报特邀心理专栏解答老师,并受贵州电视台《大教育》、贵阳电视台《直播贵阳》、贵州经济广播电台、贵阳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接受采访和解答心理问题

浏览量:0
收藏
创建时间:2022-11-03 14:36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