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如何做到“新心相印,同心筑梦”

1、静默的三天,你的心情还好吗 

9月2号星期五,一早上班,途经贵钢医院,门口排着两队人,一直排到花鸟市场门口,大部分行人走车道。

中午办公楼里的两个保洁大姐去买菜,回来打电话說菜场的菜都卖完了,买了三颗白菜三十块钱。

下午下班走到花鸟市场门口,看到商贩拉来一面包车小白菜和其他蔬菜,不少人在买,我犹豫了一下,想想绿叶蔬菜坏得快,平时也不怎么吃,于是没买。

 

加快脚步准备去健身房,然后路上看到教练在群里发消息说闭馆。赶紧和健身房一朋友联系,得到证实:健身房、游泳馆暂时闭馆,开馆时间待通知。还叹口气:哎,我们好好的贵阳,又被惹上了。

 

依然没觉得有多严重。以至于,路过家旁边的菜场,有看到一模一样的面包车、一模一样的小白菜和 其他蔬菜,和更多的买菜的人。我还是没有下手。

 

然后,回家;然后,一觉醒来,然后满屏的“贵阳加油”!

然后,小区只能进不能出,然后根据社区工作人员的提示做核酸,从三天两检到三天三检。

 

于是,从2号晚上回来到发稿,我中间只出去做三次核酸、丢一次垃圾,其他时候都一直呆在家里。

 

电视上看到的大白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在我们身边,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警察还有志愿者也已经夜以继日的坚守岗位、守护我们的平安。

 

政府第一时间的有力部署,信息及时公开,两封公开信,给足我们满满的安全感。每一次有关疫情的新闻发布会,坐在台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请放心。

 
 
 

 

除了偶尔听到窗外传来社区工作人员的声音“今天暂时不做核酸,但别在小区转悠,赶紧回家”之外,整体来说,大家都能配合工作,服从安排,情绪也较平稳。毕竟,认识新冠病毒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三年来,各级政府就像个碎碎念的妈,给大众科普各种防疫知识,简直是操碎了一颗老母亲的心。

 

要说有点情绪,也正常,毕竟享受了近三年的低风险生活,习惯了为别人加油,以为已经学会了疫情常态下的生活,却还是被突然而至的改变,打乱了工作节奏与生活规划。

 

也许在一次次的排队中,也许是在一次次的等候里,情绪开始有了起伏,心情出现了波动……

 

也许是物资相对紧张,尤其是蔬菜不太好买。或者,平时家里就有点闹别扭的、对孩子教育一直都有分歧的、一直也没学会怎么去沟通的,或者单位上的事情没处理清楚的,本来就一脑门官司,这会儿成天杵在家里,心里窝的火三句两句的就给点燃了......

 

要不然,这是个多么好的睡到自然醒的机会呀。终于不用赶早对镜贴画黄了,甚至都可以不用洗脸素颜出镜了......至于那平时因为拖延症,一直拖着没干的事情,也终于没有可以拖的理由了,比如说我,周六周日两天,我比划来比划去,终于手起刀落,将我闲置了两年多的俺一裙子剪短了十公分。

 

那这三天的静默,想来大家的心情也还可以。真要说心情不好的,大概率应该是9月5号,警情通报里的那个人了。

也许站在他的角度,他确实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为了去处理他认为重要的事情,他不惜说谎、辱骂抗疫人员,最终还成了警情通报的对象。

 

而那些疫情出现以来就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了呢?4号傍晚,一个在社区工作的朋友终于有时间和我交流了一下。她说,2号的晚上就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晚上十点多才吃午饭,全天没得喝水,以至于上厕所都出现了便血,疼得很想要大哭。居民做核酸维持秩序,在提示大家戴口罩时,会被个别人怼“我戴不戴口罩,关你什么事”。她说,我也不生气,因为这是我的工作,他不听是他的事情,我不提醒是我工作没尽力。我不能因为有人怼我,我就不提醒其他人。

 

我想,我朋友只是众多像她一样的一线工作人员中的一个。大家已经忙得顾不上心情好不好了。而很多的社区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却承担着辖区内上千居民的吃喝拉撒的协调处理工作,光是这些工作,就已经够忙的了。

 

我所在社区有着2千多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只有8个。这次的三天三检,每次我都准备了俩个充电宝,想趁着排队的机会,正儿八经的追下小说。谁成想,前后不过十分钟,散个步都不够的时间,核酸就做完了。

 

而我轻松的背后,是这些工作人员费劲心力的将涉及核酸检测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细化、拆分出来,我只需配合就能高效完成繁琐的核酸检测。

 

还有所有就地转为志愿者、进驻乡村的各单位工作人员,他们在所负责的区域也是同样高强度的工作,忙的没有时间去想心情好还是不好,只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大家又能继续平静安稳的工作与生活。

 

2、心情与疫情 

如果疫情会说话,它一定会说:别甩锅。我除了“情”字一样,其他的与我没关系。

毕竟,人类是最会甩锅的族类。

 

但疫情对心情的影响也不能说没关系,起码导火索的作用是有的,比如,工作计划、生活节奏确实被打乱了。比如,不能自由出入了。

 

但要说全是疫情的原因,也不客观。因为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心情不好,更多是平时没注意、或不知道怎么处理而有意识回避的事情。

 

比如,一些夫妻没有因为疫情相处的时间增加而增进感情,反而加速了感情的终结。比如,平时不注意学习、没有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不会沟通,疫情期间,亲子关系更加紧张了等等。

 

3、觉察自己 重新定义环境 

比如5号通报被处理的那个人,假如在他准备外出之前,他先觉察自己,这个事情确实对我很重要,我很想去处理。我带着侥幸心理做出的选择和与之相对应的后果,我是否能接受。

 

然后重新定义环境:接纳非常时期的现实环境,在有限环境里寻找其他可行方法。并尝试着从个人认为最重要这件事情上移开,让自己的思路和视野不被局限在一个点上,尽可能看到全局。

 

另外,类似疫情这样的非常时期,有一条原则,就是:局部必须配合全局,个人必须服从整体。

 

再看物资的相对紧缺

确实“民以食为天”,之所以吃这么重要,是因为不吃是会饿死人的,而死人则意味着人命关天。那么,“民以食为天”的底线就是保障所有人都有食物吃,先活下去,而不是如何吃好。

 

那么,一边是政府在突发事件下基础食物的保供,让大家都有饭吃。一边是而大部分生活富足的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受到了影响。而人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事物,身体确实会产生愉悦的感受,心情会放松。因此,如果一段时间吃不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身体会觉得难受,一难受,就会抱怨,如果长期抱怨,又增加了负面情绪的扩散。

 

非常时期还有个矛盾,就是平时大家尤其是女士,都特别害怕吃多了,每天想的就是怎么瘦身,但一到非常时期,就会想要抢购食物,哪怕知道根本就吃不完,也还要抢。

 

这是因为,一方面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的进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饥饿状态,人类整体对饥饿有着强烈的根深蒂固的记忆,这背后是对死亡的焦虑。因此抢购食物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第二就是人在某个时间节点对某个食物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比如,我这几天就老惦记着买小白菜。原因就是2号那天,我本来有最少两次机会买到小白菜的,但我没买,这就成了我一个念想、一个未尽事宜,所以,哪怕我平时就很少吃绿叶蔬菜,我也总想着要买。

 

第三就是从众心理。看到大家都买,我也跟着买,说明我是在这个群体里面的,是有归属的。同时,大家都抢,我不抢意味着我可能会没有,而人体根深蒂固的对资源匮乏引起的对饥饿的恐惧也会促使人去抢购。

 

然后我们来说说,工作计划、生活节奏被打乱的情况,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快”,这就是告诉我们万物变化瞬息万变,我们需要接纳善变的现实,养成至少做两套以上方案的习惯,做好应对的方案。以不变应万变。

同时,要相信人是有超强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的能力的。可以适当抱怨,但切不可让抱怨成为你生活的全部。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最后,我们说说疫情下的家庭关系:

无论是疫情后离婚的夫妻,还是疫情中加剧紧张的亲子关系。这些只说明,疫情之前这些关系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一直不注意修复,没有疫情也一样会离婚、会紧张、会冲突。

 

疫情只是帮助我们看到了这些状况,说明,这也是重新学习修复关系的机会。借助疫情按下暂停建的时间,让家庭成员利用呆在家的机会安静下来,认真的思考怎么办。

 

《大学礼记》对此已经给出了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去处理,那就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家庭中各个关系的处理,是需要系统学习和成长的。学习成为合格的配偶、学习成为合格的父母,家庭和谐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4、新心相印 同心筑梦 

个人觉得,我们每个城市对疫情的应对,感觉更像是另一种军演。不管哪个城市进入出现疫情,其他城市在一边喊加油、一边积极支援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学习、总结,每个城市都能交出不错的成绩,就像我们国歌里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其实无论是疫情还是之前而郑州大水、重庆山火还是刚刚发生的四川泸定县地震,都是全方位的考验我们对各种突发灾难的实际应对与处置。

 

新心相印

同心筑梦

 

我们这样反复演练,真到突发状况时,全民一定能够有条不紊的应对,作为那一大国有智慧的人民什么世面没见过呀,到时候说不定吃着火锅唱着歌,该藏防空洞的藏防空洞,该传递物资的传递物资,该打仗的打仗,该做志愿者的做志愿者,该做心理辅导的做心理辅导......把咨询室搬到防空洞给大家做心理团辅。说来说去,就是想表达没有什么困难能让我们趴下。

 

就像刘德华在《如果有一天》里唱的那样:

如果有一天 

战争与饥荒 

充斥全个地球

别害怕 你心我心 

手与手 连成一线   

为你可分忧 好朋友

 

疫情封住的只是我们的脚步,却封不住我们积极有爱的心。

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有最美的逆行者、有最好的政府,没有哪一代中国人是垮掉的,每一代中国人都是顶天立地的活着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重新建构一颗新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新心相印,同心筑梦——中国梦。请相信相信的力量,加油!(文/徐春)

 

 
 
 

微信公众号  /  海之源心理

 

浏览量:0
收藏
创建时间:2022-10-21 15:15

更多内容